精彩小说尽在华文秀阁!手机版

华文秀阁 > 其它小说 > 平原烽火全集播放第1集

平原烽火全集播放第1集

落叶听峰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落叶听峰”的其它小《平原烽火全集播放第1集》作品已完主人公:李铁柱陈砚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1938年的来得比往年更华北平原上的青纱帐早己被日军的炮火燎成焦风卷着碎草和泥裹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硝烟掠过光秃秃的田扑在八路军冀中游击队临时驻地的土坯墙发出“呜呜”的声像极了远处村庄里未散的哭驻地藏在一道干涸的河沟沟壁上挖了几个浅浅的土洞口用茅草和树枝遮掩不仔细根本发现不了这荒郊野岭里还藏着土洞几个年轻的游击队员坐在地怀里抱着老旧的步枪...

主角:李铁柱,陈砚秋   更新:2025-10-06 21:44:4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38年的秋,来得比往年更沉。

华北平原上的青纱帐早己被日军的炮火燎成焦黑,风卷着碎草和泥土,裹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硝烟味,掠过光秃秃的田埂,扑在八路军冀中游击队临时驻地的土坯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远处村庄里未散的哭声。

驻地藏在一道干涸的河沟里,沟壁上挖了几个浅浅的土洞,洞口用茅草和树枝遮掩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荒郊野岭里还藏着人。

土洞外,几个年轻的游击队员坐在地上,怀里抱着老旧的步枪,枪膛里早就没了子弹,只能用布条仔细擦拭着枪身,眼神里满是疲惫和焦虑。

“老三,队长怎么样了?”

一个脸上带着一道疤痕的队员抬起头,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他叫李铁柱,是队里的机枪手,三天前的扫荡中,为了掩护百姓撤退,胳膊被日军的子弹打穿,现在只简单包了块布条,渗出来的血己经把布条染成了深褐色。

被叫做“老三”的队员摇了摇头,眼眶通红:“还是没醒,军医说子弹伤了肺,又缺医少药的,能不能挺过来……就看今晚了。”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个干瘪的窝头,掰成两半,递给李铁柱一半,“最后两个窝头了,你吃点,垫垫肚子。”

李铁柱接过窝头,却没吃,又递了回去:“给队长留着吧,他伤得重,更需要补补。

我们再忍忍,说不定明天就能找到粮食了。”

老三没接,把窝头放在旁边的石头上:“队长都昏迷两天了,喂水都喂不进去,留着也是浪费。

再说,这平原上,日军扫荡得这么严,哪还有粮食可找?

周边的村子要么被烧了,要么被日军占了,我们现在是断粮又断弹,再这样下去,不用日军来打,我们自己就撑不住了。”

这话一出,周围的队员都沉默了。

三天前,日军华北驻屯军的部队突然对他们的驻地发起扫荡,队员们拼死抵抗,才掩护着附近村庄的百姓撤退,可游击队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死伤过半,队长张猛重伤昏迷,剩下的十几个人,要么带伤,要么饿得连站都站不稳,唯一的一挺机枪也在战斗中被打坏了,现在就是一群拿着空枪的“光杆兵”。

“难道我们就这么等着被日军抓吗?”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队员忍不住哭了起来,他叫王小宝,是队里最年轻的,参军才三个月,还没经历过这么绝望的处境,“我想我娘了,我还没来得及让她过上好日子……哭什么哭!”

李铁柱低吼了一声,却没什么力气,“我们是八路军,是来打鬼子的!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不能当逃兵!”

王小宝被他吼得不敢再哭,却还是忍不住抹眼泪。

周围的队员们也都低着头,没人说话,只有风刮过沟壁的声音,在寂静的河沟里格外刺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灰色粗布衣服、背着通讯员背包的年轻人跑了过来,他叫赵二,是队里的通讯员,早上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现在终于回来了。

“赵二!

怎么样?

有没有找到粮食?

日军有没有新的动向?”

李铁柱立刻站起身,不顾胳膊的疼痛,快步走了过去,其他队员也都围了上来,眼里满是期待。

赵二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上满是尘土,嘴唇干裂得渗着血。

他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周边的村子都搜遍了,能吃的都被日军抢光了,有的村子甚至连水井都被日军填了……日军的动向倒是打听了一点,听说他们最近要加大扫荡力度,还要在周边的县城设据点,把我们困死在这平原上。”

队员们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被浇灭了。

“那……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老三声音颤抖地问道,“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队长昏迷,看着兄弟们饿死、被鬼子抓走吧?”

赵二沉默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给李铁柱:“我在县城外遇到了区里的联络员,他给了我这个,说要是我们遇到绝境,就想办法联系这个人。”

李铁柱接过纸条,借着微弱的天光看了看,纸条上只写着一个名字和一个模糊的地址:“陈砚秋,县城东门外老槐树旁的杂货铺。”

“陈砚秋?

这个人是谁?”

李铁柱疑惑地问道,他在这一带打了这么久的仗,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

“联络员说,这个人是刚从海外回来的华侨,以前在国外的军校学过军事,还精通好几国语言,尤其是日语和德语。”

赵二解释道,“现在日军里有不少外国顾问,还有很多士兵会说日语,我们队里没人懂这些,每次潜入县城获取情报都特别难。

联络员说,要是能请这位陈先生来帮忙,说不定能帮我们渡过难关。”

“华侨?”

李铁柱皱紧了眉头,“穿着西装喝洋墨水的人,能懂我们打游击的苦吗?

再说,他刚从国外回来,会不会害怕鬼子,不敢来帮我们?”

“可我们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啊!”

赵二急道,“队长昏迷不醒,我们没粮没弹,又没人懂日语,根本没办法获取日军的情报,也没办法和周边的游击队联系。

要是不请这位陈先生来,我们迟早会被鬼子消灭的!”

周围的队员们也都议论起来,有的觉得可以试试,毕竟现在是绝境,多一个人帮忙就多一分希望;有的则和李铁柱一样,担心这位华侨先生不愿意冒险,或者根本没能力帮他们。

“我去请他!”

就在这时,王小宝突然开口说道,他擦干脸上的眼泪,眼神里满是坚定,“我年轻,跑得快,也不容易引起鬼子的怀疑。

我去县城找这位陈先生,跟他说说我们的处境,说不定他会愿意来帮我们的!”

“不行!

太危险了!”

李铁柱立刻反对,“县城里到处都是鬼子的岗哨,盘查得特别严,你一个小孩子,要是被鬼子抓住了,后果不堪设想!”

“李哥,我不怕!”

王小宝说道,“我爹娘都是被鬼子杀死的,我早就不怕死了!

只要能请陈先生来帮我们打鬼子,就算是死,我也愿意!”

李铁柱看着王小宝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队员们期盼的目光,心里挣扎了很久。

他知道,王小宝说得对,他们现在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赌一把。

“好,我让你去。”

李铁柱终于点了点头,从怀里摸出一把匕首,递给王小宝,“把这个带上,要是遇到鬼子,实在不行就自卫。

记住,一定要小心,要是找不到陈先生,或者遇到危险,就赶紧回来,别硬撑。”

“我知道了,李哥!”

王小宝接过匕首,小心翼翼地藏在怀里,又从地上拿起那个干瘪的窝头,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我现在就出发,争取明天早上赶回来!”

赵二把纸条递给王小宝,又仔细跟他说了说县城里岗哨的分布和应对盘查的方法。

王小宝认真地记在心里,然后背上一个小包袱,假装成去县城赶集的村民,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驻地。

看着王小宝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李铁柱和队员们都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风又刮了起来,比之前更冷了,河沟里的茅草在风中瑟瑟发抖,像是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

“希望这个陈砚秋,真的能帮我们吧。”

李铁柱喃喃自语,目光望向县城的方向,眼里满是期盼。

他不知道,这个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将会给这支濒临绝境的游击队,带来怎样的改变;也不知道,在这烽火连天的华北平原上,一场关于抗争、谍战与牺牲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土洞里,昏迷的队长张猛突然咳嗽了一声,手指微微动了动。

老三立刻跑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队长!

队长你醒了?”

李铁柱也连忙走过去,看着缓缓睁开眼睛的张猛,心里涌起一股希望:“队长,你感觉怎么样?

我们己经派小宝去请一位华侨先生来帮忙了,很快就能渡过难关了!”

张猛看着他们,嘴唇动了动,声音微弱:“别……别指望外人……靠我们自己……打鬼子……”说完,又昏了过去。

李铁柱看着昏迷的张猛,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队长说得对,打鬼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可现在,他们真的需要一个希望,一个能带领他们走出绝境的人。

夜色越来越浓,华北平原上一片寂静,只有远处日军据点里偶尔传来的枪声,打破了这份沉寂,像是在提醒着他们,这场艰难的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